【秋溝手札】
遇到不少從上海、杭州、北京等地來秋溝度假的家庭,也有美術系的學生,一般三星級民宿(非國際旅遊標章),包吃包住每天只要100人民幣上下就可搞定,待上10天、半個月,花費不多,溪溝邊泡腳,樹蔭下乘涼,徹底放鬆放空,倒也怡然自得。
西苑山莊獨立於峽谷另外一側台地,離老街幾步路就到,夜晚聲波傳得很遠,加上有夏令營活動,大力使用擴音器,完全顛覆深山野地的寧靜。晚飯後出去走走,湊熱鬧,昏暗街燈下,滿是乘涼的男女老少,類似20多年前的台灣鄉下,生活步調緩慢悠閒,與世無爭。
氣溫30度以上,每天汗流浹背,衣服洗好晾在頂樓陽台,很快就乾了。民宿的被單枕套就直接晾在廣場,甚為壯觀,民宅也一樣,見怪不怪。
山莊門前有一條路通往後山,水泥路面,還算寬,可以會車。行道樹高大多樣,山楂與柿子最多,氣溫雖高,走起來卻不會曬到太陽。小米田結實纍纍,尚未成熟轉黃,穗頭垂得低低的,預約一個豐足的收穫。隱身幽靜小路盡頭的老房子,柴扉樹籬,桔梗、大麗、木槿不時從院落冒出來,點綴自然,別有一番古樸的美。
離老街步程半個小時以上,仍然有民宿,店家並不擔心,觀日出是最大的賣點,要去峽谷反正都要接駁,店家備車服務。登山口前又是另外一個村落,山垴人家這個「垴」字念ㄋㄠˇ,讓夥伴猜了半天。路邊擺著石磨,已經不靠小毛驢拉了。青蘋果比雞蛋大,怕遊客隨手摘,掛著警告牌子。
當地人對里程經常說不準,例如:「很近,拐個彎、上坡就到。」或說「不遠,抽兩口菸就到。」外地遊客最好將時間加倍,否則,看完夕陽摸黑下山可不好玩。最高點有一個建築物,遠遠看起來像城牆,還有城垛。觀日台與登山步道正在改善中。登頂之後,極目四眺,山巒疊翠,綿延天際,可惜水線過低,有山光,少了水色。俯望山谷,神清氣爽,佩服自己沒花太多時間爬到這麼高,煮一壺咖啡小憩片刻。
下山途中,穿著涼鞋的隊友突然說:「怎麼腳涼涼的,感覺有冷氣?」一頭霧水,回曰:「水泥路曬得熱呼呼的,哪來冷氣?」蹲下來用手測一測,果真涼風習習,還真冷。沿著山壁探到源頭,冷氣來自邊坡小洞,樹根、石塊、泥土交錯,並不密實,猜測山體水路竄流,或是內部形成壺穴,冷氣「孔」不只一處。晚上另外邀了隊友再來探查,手電筒照射下,小草被冷氣白煙吹得亂顫,真是奇妙。
難怪民宿往老街方向有一個登山步道,指標往「冰壺穴」,當地人說,某個季節「冷氣」強到要披薄外套。隔天找隊友上去探險,石階登到高處後,山路轉腰繞,繼續深入百餘米,發現山壁有幾處大型凹洞,惟感覺沒有絲毫冷氣,也不知地點是否正確,缺乏資訊,失望下山。
除了峽谷、人工水庫景觀,還有一處幾近乾涸的野溪,往內大約1個多小時,順著河谷探到盡頭,河道變窄,三面高聳岩壁,感覺上應該有瀑布才對。右側設有鐵梯、欄杆、攀繩等,爬升百米左右,稱為「一線天」,是有點「一線」的味道,不過這線也太寬了。底下一攤汙濁的死水,忘了叫什麼好聽的名字,旁邊某個山頭叫「少女峰」,更不知從哪個角度,怎麼看。所謂3分真個樣,7分靠想像,這也差太多了。
秋溝的景致略如郭亮,規模明顯小好幾號,待個2、3天足夠,何況交通不便,特別是夜晚走河谷,顛簸一個多小時,怎一個「嗆」字了得!